我所看見的一種生活文明 懂得看待休假與生活品質
現代生活越來越緊湊,如何掌握出國旅遊與休假時的意義,展現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。
嚴長壽說自己經常入住的旅館,房內不會放置歡迎水果,而是放一本書,封面往往是他所敬重且熟讀的演員(Audrey Hepburn)、蘇菲亞‧羅蘭(Sophia Loren)、歌手艾爾頓‧約翰(Elton John)、或是英國歌手羅比‧威廉斯(Robbie Williams)與英國演員吉姆‧卡特(Jim Carter)等藝人的傳記書籍。書封標示著:「這個冬天,我們從2020年12月4日歡迎您,至2021年3月7日止。下個夏季,我們將從2021年6月19日歡迎您至9月12日。」
這樣的設計讓人理解,飯店只在特定季節開放,並非全年無休,主事者重視休假,也尊重工作人員的假期,能夠這樣營運的企業,是因為已經擁有足夠的品牌實力,才有餘裕這麼做。嚴長壽認為:「休假制度是否合理,會影響企業文化,進而影響人才的吸引與留任。」他提醒企業經營者,應該思考:讓員工休假,才是企業與時俱進、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。
善用自己的休假長假 投入美好事物
有時即使假期不及規劃長日,但假期應該是「真休假」。
嚴長壽觀察,不少人計劃休假,卻因工作隨行,變成一邊度假一邊處理公務。他以自身經驗指出,應該在人生不同階段,安排一趟能充分享受生活的長假。像他自己曾經在美國完成「太平洋屋脊步道」(Pacific Crest Trail)的徒步旅行,總長約4,286公里,從加州南部的聖地牙哥(Santiago)走到加拿大邊境,過程中沒有手機訊號,沒有電腦干擾,真正做到身心靈的放空與休息。
長時間的徒步旅程,讓他重新思考人生方向,也看見自然的美好,並且了解生活的真諦。他建議人們,不妨安排一趟能夠「斷開網路」的旅行,讓自己全心投入當下,找到內心的平靜。除了長途旅行,他也推薦短途的單車旅行,像是從阿姆斯特丹出發,沿著運河小鎮一路騎到比利時,邊騎邊欣賞沿途風景,體驗不同城市的文化與美食。嚴長壽說:「人生的美好,來自於認真工作,也來自於認真休息。」這樣的生活態度,能讓人找到工作的動力,也能維持生活的品質。
區分對象、節慶與個人年齡的定位,生活更有節奏與層次
嚴長壽認為,旅行與休假,應該依據對象與需求,進行不同安排。如果將假期作為親子旅行的機會,應該選擇適合家庭共度時光的目的地;若是朋友聚會,則可以選擇冒險或探索型行程;若是自我沉澱,則可安排獨旅,選擇能讓人獨處的景點。
此外,隨著年齡的變化,對假期的需求也不同。例如,年輕時可以選擇動態的戶外活動,增加體驗與探索;中年後則適合深度文化之旅,學習不同的知識與視野;到了退休年齡,則應該安排能讓身心靈放鬆的度假方式,慢慢品味生活。
嚴長壽鼓勵大家:「用心規劃假期,不僅能充實生活,更是一種生活品味的體現。」學會安排假期,懂得享受生活,才是真正掌握生命節奏的人。